相机的镜头,当镜头缩进去时,相机所能拍摄的范围增大,拍摄出的照片所能看到的景色也更广;反过来当镜头伸出,拍摄物往往就能聚焦于某一点,精细地去拍摄一部分的景色。
前苹果CEO斯卡利就运用这种方法来聚焦于自己的事业,带领苹果公司发展。我要插一句,尽管斯卡利带领苹果最后被开除,但这不代表斯卡利的能力认知和格局存在问题,只是在错误的时间被董事会安排到了错误的岗位,但是他做的决策依然是高瞻远瞩。
抽象与聚焦
我们可以把日常的生活平铺在一张纸张,可以看到我们当天在通勤上花费了多少时间,在工作上解决了多少事务,在同事交往中谈论了什么话题,躺在沙发上看了哪些电视节目 …
当这些事情被平铺,一天的事务就展示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到时间和精力的分布,对比投入的资源量和收益,就能得出一天的收益分布情况。比如,我看了两小时电视哈哈哈笑完了,我的付出了两小时的时间和一部专注力,最终收益几乎为零;我花半小时阅读了自己专业领域的一篇论文获益匪浅,运用到工作中能提高近20%的效率 …. 这就是zoom in。
抽象法,就是将zoom in的事务,抽象出最重要的变量上面,将其他的事务简化或者去掉,从而能聚焦于某一领域或是一项事业中。
事业与事务
我们日常的执行工作,基本上都是沉浸在各项事务中。如帕金森定律讲到的: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用所有的时间。
事务是会不停的膨胀的,在执行中往往是多个事务存在着相关性,当决策者决定调整部分公司业务时,细小的变动也会导致事务中相关领域的调整,执行者就在不停的忙碌中耗费掉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当执行者无法抽象出专注的领域和内容,也就无法作出最合适的资源分配,资源分配的不恰当就会导致最终目标的偏离。
对日常的事务抽丝剥茧,抽象出关键目标,把目标组成事业,对关键目标进行有效管理,对资源合理分配,是从事务中脱身重新思考事业的必要条件。
事务与事业的区别,只有一点,你的目标会不会随着任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初心与出离心
在做事之前,我们每个人都会许下一个愿望,设定一个乐观的目标,这就是一种初心,初心是一种宏大的愿望、目标,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期,也是对当前执行力的鞭策。
但是很多人,在寻求初心的途中,因为太多的艰辛或者是诱惑,就去寻找简单的道路或者温柔乡,离初心的道路越来越远,还美其名曰人是会改变的,相比起之前现在我已经成熟、现实多了。这种难以坚持的态度,是无法承受延迟满足中的压力,也不会体会到最终果实的甘美。
如果,我们能在寻求初心的时候,能适当地跳出自己所处的范围,以一种外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做的事情。就好比说,我在创业,努力地将自己的项目落地并且实现增长,可我也要想到,我有一天会离开我创办的公司,那我是为什么会离开呢?是业务增长乏力吗?还是产品欠打磨,太过于粗糙?我考虑到了未来我离开公司的原因,那我就要努力地让这些事情避免发生,为了初心而不停地去思考,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