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有幸参与到今年吴晓波老师走进标杆工厂的活动中,参加了走进海尔的工厂,当然也很开心拿到了吴晓波老师亲笔签名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在海尔展厅参观完之中,看到了吴晓波老师亲自带队讲解,非常友善,打消了我之前在听吴晓波老师音频课程时对吴老师严谨且严肃的刻板印象。
在参观后,和恒咨询董事长徐朝华先生做了海尔日程的先导课程,介绍了海尔“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近两个小时的演讲,收获甚多。
说到海尔,想必很多人的认识仍然是在冰箱、电视、空调等家用产品上面,质量说的过去,售后服务还不错。在我今日详细了解之后,海尔在互联网时代“三翼鸟”智能房屋解决方案、智能城市、医疗等等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在场景上做了非常大的差异化努力。人单合一,就是海尔场景化在公司管理上的根本体现。
人:员工或者员工的延伸,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某个服务、产品也可以是一个小组织;
单:用户或者用户的延伸,可以是需求可以是体验也可以是场景的差异化;
合一:就是用最低成本将上述两者直接关联绑定。
从概念上,人单合一是一种在企业管理中最为理想化的模型,企业用最低的成本,实现预用户的直接连接,敏捷化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形成千人千面的产业模式。
但这似乎是矛盾的,产业,怎么可能是千人千面呢?一条流水线如何生产个性化产品呢?企业库存周期、生产周期、原材料采购,这些问题要如何解决呢?
海尔布局,不仅仅是管理模式上创新,几年前推出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借助于海尔成熟生产流水线、日日顺供应链体系等,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智能化生产线和机器人,实现了用户每个订单的个性化生产,敏捷化的供应链完美地实现了海尔的零库存(相较于丰田JIT模式库存还低)。
讨论中有人问道,人单合一模式与阿米巴模式的区别,由于较远声音过小,没有听得非常清楚,很可惜。但在我看来,
阿米巴:形成最小化执行、核算单元,由公司直接传导市场压力,发挥最小单元的能力价值,公司是顶层的管理单位;
人单合一:形成最小化执行、核算单元,公司作为平台建立于用户的链接,权力下放到每个员工实现员工的自我雇佣,公司是生态的主导者。
两者在管理和执行上存在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员工的权力范围上。
因此,海尔解决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衰减,将原本层级制度压缩到公司 – 人单合一两层结构,从科层制到了多项目管理制。

明日去参观海尔的卡奥斯工厂,虽然不是第一次,本次带着新的视角和知识,期待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