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把我最近一个月阅读的觉得有用的东西摘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很多摘录都缺少了必要的来源网址(因为我在保存的时候往往忽略这一点,后面我会修正)。随着我关注点的变化,每个月摘录的侧重点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卷首语
在网上看到这张收入统计的图片,虽然我本人并没有特别的震惊,但对于周围的很多人来说,都很诧异。他们都觉得自己七八千、一万左右的劳动收入就算是高于平均水平。
这里,应该特别点一下平均水平这个词语。
平均水平,必然就是对一部人分的收入加以平均计算,得出平均收入水平,我想他们应该标榜的是一些普通的蓝领,甚至连蓝领的收入都不如。一边嘲笑着蓝领阶层,一边固步自封限制自己的眼界,活在自己内心的荒芜中。坐在电脑前,没事的时候玩游戏,有工作的时候扯皮,这样度过一天又一天。
我也认识一些企业老板,他们并不会提什么收入,也不会提什么阶。他们提到的,都是在努力向前再迈进一步,寻求更多地合作机会,开辟另一条事业途径。
对于诧异的这些人来讲,老板的目标就是一张饼,自己没有远见卓识,没有过硬的本领,会做的只有对老板的抱怨和工作的不满。
我想,这就是收入不均衡的一部分因素吧。
观点
有些女同志,我们看不起她们,不是因为她们这样,或者她们那样,而是因为她们既这样又那样,是因为她们两头都想占,是因为她们想在丽春园门口立贞洁牌坊。
有些女同志,比如颜宁、董明珠这样的,靠努力凭本事,把一大堆男人甩在后面。这种女同志,我们会看不起她们吗?不会。
有些女同志,比如蜡笔小新同学的母亲,没有太大的志向,就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做做家务,带带孩子。这种女同志,我们会看不起她们吗?不会。
有些女同志,也有些幻想梦想。但能实现就实现,实现不了就好好上班。愿意结婚就结,不愿意结婚就不结。愿意找男人就找男人,愿意找女人就找女人。这种女同志,我们会看不起她们吗?不会。
我们看不起的,是自己没什么本事,靠着明骚暗骚摽上个男人,偏偏还特别怕别人说自己靠男人。身如藤缠树,肚子里憋着一个林徽因。想当才女,又懒得学些真本事。这种女同志,太贵了,我们实在看不起。
根据日本TBS电视台节目《この差って何ですか? 》调查发现,其实比起智力、学历等条件,一般人更常以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判断对方是不是笨蛋,因此采访200人,归纳出5项只有笨蛋才有的特征,分别是没有学习能力的人、不懂他人心情的人、言行举止跟年纪不符的人、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随波逐流的人。
像“自卑”“焦虑”“内向”“密恐”这样的词,一旦被发明和使用,也会进一步诱发或刺激人的心理。不是说没有这个词之前就没有这种心理,而是说,词语有聚焦、强化、提醒等作用。比如当你安慰别人说:你千万别自卑啊。潜台词就是:你完了,你好自卑哦。这就是符号对实体的作用。
最近,我看到一个网友的推特发言。
年轻时,我觉得亲戚们都是前车之鉴,我要避免重蹈他们的生活、性格、工作与处世态度。
直到现在这年纪,我觉得我跟他们越来越像了,于是感慨人生早就在家族基因注定。如果没有碰上基因突变,一个人的一生就是父母两边家族平均基因的 ±20% 吧,至少我觉得我是。
他的意思是, 不管你多么努力,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处境最多只比父辈好上 20%。我也有类似的感受,子辈很难大幅度超越父辈,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
好像是巴尔扎克说的:”培养一个巴黎的上等人,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当时我觉得这话太夸张了,现在觉得这是现实。我认识的人里面,子辈远远超过父辈的例子并不多, 大多数人的生活境遇、社会阶层、经济地位跟父辈都是类似的。
计算一下,如果每一代比上一代改善 20%,翻倍确实需要经过三代人,即你的人生处境会比曾祖父好上一倍(1.2 的四次方等于 2.07)。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前提是每一代都勤奋努力。如果当中出了一个游手好闲之徒,改进速度就会大大放缓;要是出了败家子,还会出现倒退。
总之,正常情况下,人生境遇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累积。只有运气特别好,你才可能有着大大超越父母的人生,或者说大大地超越你的起点。如果运气不好,你的人生可能还不如父母。
考研都让你看到了怎样的人性? 链接
说实话,有些人一辈子都混不出头是有原因的。
我这辈子最瞧不上的一类人就是难的事不敢去做,只挑简单的做。做完了还要问一句,为什么我都这么努力了,却没有回报,社会真是不公平。 每次遇见这种人,我都在思考他到底是蠢还是坏。
我有个在工地工作的亲戚,想培养他儿子当接班人,结果他一让他儿子看图纸,画图纸,他儿子就说头晕就说烦。一让他儿子去挑水,提灰,搬砖,他儿子却能干的飞起来。
每次他说这事就叹气,说干那些事有什么用,是个人都能做。难的事又不是干不了,就是不愿意去做,从来不肯静下心去学,一提到就抗拒。
在他儿子的嘴里我听到的是,他老爸不肯放权给他,明明他每天干活干的很卖力,重活累活全是他干的,他爸却不肯相信他。
在考研大军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才。专业课每天网课看的飞起,但是你让他去看书背书做题,他就立马开始叫苦,不肯去做。我说你看视频当然轻松,但是你真的会了吗?你不背书不刷题,你到考场上你能保证你会写吗?他却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我没有资格去说他。
但是到了英语这个科目,他们就开始死记硬背了。为什么?因为英语这个科目,死记硬背对于他们来说更轻松啊。范文背了一篇又一篇,然后我丢个题目过去,结果啥也写不出来。我说你这样做有意义吗?他依然不置可否,觉得自己努力了就行了。
还有一些考研每天学个三小时,觉得自己特牛逼的,居然能坚持连续三天学习三小时了,真是太努力了,明天一定得玩个通宵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还有一些考研考到一半觉得太难放弃了的,转头去考教资。我问教资对你有什么用,他也答不上来,只能说因为教资简单啊,而且多个证总会有用。
我每次看到这些人,我总会想起那个体力活干的飞起,一遇到脑力活就逃避,然后抱怨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没有任何回报的亲戚。
可是我只想说,你们干的事对于你们的期望而言根本没有意义,你们还想要什么回报呢?
跟大家分享一个人生经验。在跟人谈合作时,圣贤的话要反着听:君子喻于利,小人喻于义。靠谱的人,上来开门见山:我有多少钱,要你干多少活。清清楚楚,成与不成都不浪费时间。有些人上来先说情怀,谈理想,聊人生,反复强调要注重未来发展与成长,不要计较眼前利益,这种多半不靠谱。
前阵子弟弟考上了研究生,家里照惯例请亲戚朋友一起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弟弟,说他给家里人长了脸。
但是表叔却说:” 研究生毕业了能怎么样还不好说呢,现在大学生我看也都那样吧,最后出来还不是给人打工。你看小东,高中没毕业,不也照样自己开厂子做老板吗。”
现在关于 “ 学历不值钱,上学没用 “ 的言论甚嚣尘上,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学历仍然是影响一个人人生方向的重要因素。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直认为读研会耽误我进入职场的时间,所以本科一毕业就进了一家公司的基层行政部,每天干劲十足,对升职加薪充满了期待。
工作了半年左右,公司来了一个实习生,虽然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但因为他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学历,所以直接空降进入了总裁办公室,那是我们公司最有前途的部门,是大家工作好几年,也未必能进去的部门,薪资和福利都比我高一大截。
我有点心理不平衡,闷闷不乐地去问人力,为什么会选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进总裁办公室实习?人力大姐笑着说了一句: “ 人家可是985知名高校的研究生。 “
我当时是不服气的。直到后来,经历了辞职、再就业、考公务员,并且因为学历不够出色,连续碰了几次壁之后,我才想通,学历不行就意味着升职会被卡,考证会被卡,换工作会被卡,甚至谈恋爱的时候学历都会变成一个筹码。
那些说着 “ 我们更看重能力 “ 的公司,在筛选简历的时候,最低的标准都是211、985高校,出众的学历代表着在概率学上你比其他人优秀的可能性更大,也代表着你被用人单位选中的概率更大。
在我求职的岁月里,简历不知道多少次在第一轮就进了垃圾桶。
这些失败的经验告诉我,学历就是一块敲门砖,是我们进入社会的名片,没有学历,你连敲门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展示能力了。对于大多数出身普通的人来说,考一个响当当的大学才是改变自己命运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但学历并不是成功的代名词,学历只是决定着进入社会后你的起点在哪里,而能力则决定着你能在那条路上走多远。
大学老师说过这么一段话:在毕业的五年内,你或许可以依靠学校的光环找工作,但五年后,你能否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更取决于你的能力。
我现在的公司去年特招了一个国内顶尖学校的毕业生,名校光环加持着,大家总会不自然地觉得这个人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公司领导还特地抽调他和财务部其他几个资深的老员工一起负责新项目。
但因为他是文科生,所以对数字方面的东西很不敏感,做的报告也有些浮于表面,过于形式化。
其实他的学习能力挺好的,理论都能听得懂,但是一到财务实操就不行。他在调了两次岗后被公司劝退,顶替他的是一个普通学校毕业,但因为能力突出所以特地从分公司破例调上来的人。
我们要明白的是,职业发展是一场长跑,不是短期冲刺,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跟上社会脚步来锻炼自己,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领导都喜欢能力强的下属,他们要的是你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实在过不去绕个弯也会前进,你能力越强,上限也就越高。
如果你能力不足,又不懂得修炼精进,不断提高自己,那么就算学历给你镀上了一层金,早晚有一天也会褪色。
我们都说当下的社会是个浮躁的社会,优秀的人不一定发光,平凡的人也不一定就一直落寞。但社会生存的基本法则始终没变,那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如果你还在读书或者还有读书的机会,那么就不要听那些读书无用的闲言碎语,尽可能去提高自己的学历,因为这是社会评价一个人永远不会改变的第一标准。
如果你已经进入了职场,也不必因为自己的学历低而妄自菲薄,你只需要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去学习,快速地总结经验然后成长,那么总有一天,你也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谈下教育减负这事
这事已经吵了很久了,说下我的想法:
任志强对国人最大的贡献是让牛刀时寒冰之流滚进了垃圾堆,让大家搞懂了一件事,房价不是由黑心开发商,炒房团,贪官污吏决定的,决定房价的根本原因就是供需关系。这也是为啥有的地方房价几百块没人要,有些地方七八万也抢不到。
我以前读初中的时候,最受欢迎最难考的除了名牌高中还有中专学校,我那一届很多学习特别好的同学都去了中专,因为出来就能挣工资养家。而等到我上大学的时候,已经没人去读中专了,好多中专学校要么垮了要么出钱请人招生。
说这两件事,其实就想说“减负”究竟能不能减下来。家长为什么要孩子苦读,孩子为啥要拼搏,老师为什么要盯紧,只有一个原因,希望孩子能上好学校。现阶段,好的学校数量并没有如何增加,报考的学生人数也没咋减少,供需关系没变的大环境下,这个“负”,你说怎么可能减下来。
既然这个“负”不能减下来,我们要怎么办才不是瞎折腾?
1.不要污名化老师,一说学生如何苦,就是老师逼的,布置那么多作业,孩子被老师害惨了,让老师当“供需关系”的背锅侠, 记得学生家长老师是同一条战线的,不苦很简单,去一所你孩子绝对考得上的学校,你愿意吗?通过相关改革,让优秀的老师能理直气壮的挣到钱,让优秀的人才愿意进来,这样对你孩子和你特别有好处。
2.教育部不要折腾家长,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去好的学校,你把学校能在正常时间段内教给学生的内容砍下来,但好学校还是只招那么多人,家长不是还得找人搞定,学生这么早放学,家长又没下班,不是给培训机构送人吗,不是给家长浪费钱吗?现在连培训机构也要砍,要家长搞私塾吗?
本来在学校课堂能搞定的事,现在变成了家长要多掏钱,学生要多浪费时间,你说这是减负还是加重了?
各地教育局应该做的是调整好学生上课放学时间,方便绝大部分家长接送孩子。保证课堂内传授给孩子知识的量和度。小升初中考不要考的科目过于繁杂,无端增加学生负担。
3.家长保证好学生的营养,记得言教不如身教,坦然接受孩子相应的水平取得相应的成绩,多和老师坦诚沟通。
4.不要为有钱人能各种途径培养孩子感到不公平,要是不允许有钱人花钱培养自己的孩子,这个社会才出问题了。
给大家澄清几个概念。民族是外来词。中国2000多年实行的是帝国制。有教无类。各色人种的大熔炉。中国人一贯没有种族观念。能认同中原规则的就一块过,一起种地。游牧人群管我们叫汉人,大汉朝的人。我们就没打算自己称呼过自己。有外来民族入主中原,就管我们叫汉人。于是我们管自己也叫汉人。广东人没怎么接触过北方少数统治民族,则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叫自己。跑到美国捞金子的时候,想起来就说自己是唐人。自己管自己叫中国人是慈禧时候的事。连中国人的概念都诞生得非常晚近。
后来晚清灭亡,总的有个说法吧,就胡乱弄了个五族共和。不是满蒙回藏的,就干脆都叫汉族吧。
汉族就这么来的。
所以说,无论其他民族,按照真正的民族学标准,可以称之为某某族,唯独主体汉族,其实就是没有民族的民族。或者说,汉族只具有共同情感,但是基因学上来说,两千年来跑到中华大地繁衍后代的各种人种多的无法统计,汉族基因是无从谈起的。
当然,从统计学上说,这一大群人,90%以上都是三个男人的基因来的。如果你要说这三个男人具有的基因就是汉族基因,勉强可以这么说。但是你不能说这三个之外的基因就一定不是汉族。
总结一下:汉族更多的是中原文化概念,而没有真正基因学上的定义。也无法定义。所谓北方汉族基因,就是说你家基因是最近1000年宋朝以后各种基因杂合来而来的。。。。
哦,我忘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年来在中原大地上融解过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们这些不再上学的社会人,往往没有规划和方向,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学什么。我有一个关于自学的小想法,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有用。
是这样,每一个月开始的时候给自己设置一个关键词,围绕着它发散开来,去读各种能找到的著作或是讲座,记录下来你在阅读中获得的新知识、新见解,到月底的时候,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东西,让它们真正融会贯通。
比如说,我这个月的阅读关键词是“义和团”,我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去找关于晚清的国内国际形势、白莲教的溯源和发展、二十世纪初的民间信仰和传统武术……到最后整理出来一篇文字,你在自己身边的人里面,就会成为“义和团”方面的专家。
拐卖妇女不合法,但抓到后给买家补办结婚证;
代孕不合法,但孕母后悔了还是把孩子判给买家。
当犯罪可以获利而不用付出代价时,你告诉我你在执法?如何执法?
类比一下吧。
贩卖保护动物不合法,但给已经做好的象牙鱼翅虎骨在中央一套打广告?
吸毒不合法,但给已经吸食的人提供毒品联系毒贩?
杀人不合法,但已经死了就只能遗憾叹气,帮杀人犯把尸体就地埋了?
犯法的不仅仅是中间的“商人”,有罪的不仅仅是盗猎者贩卖者、毒贩、拐子、代孕机构,还有这一切的根源,买家的欲望。你的执法为什么不敢去那里?!
哦,你说法律是为了管理人群的,人群有占有珍惜、获得妻子孩子的欲望,只能弹性管理顺应“民心”。那我就要再问一问了,有一个获利者就有一个牺牲者,为什么你们不站在更弱小无助被剥削的一方呢?
你的法变了吗?它是否只保护有产者?只保护拥有声音的人?只保护拥有暴力的人?
执法者,你手中拿的是天平还是鞭子?
图片
柏林奥利匹克球场,德甲赛前的两队入场仪式cos 30年前柏林墙倒塌的那一刻
团体操表演,北京工人体育馆,1959年。作者:Brian Brake(1927-1988)。照片藏于 Te Papa(新西兰国家博物馆)。
1956年【人民画报】报道:卫生部奖励了一些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有成绩的医务工作者。受奖的有石家庄流行乙型脑炎治疗小组、重庆痔疮医疗小组、唐山市气功疗法小组和公开组传秘方的徐碧辉。
哦,原来在五十年代,气功治疗就已经登堂入室了。
一句话
用一段时间去寻找和放逐,在拿一段时间提取、修正和改变
梦想被扼杀的第一个征候就是抱怨没有时间。
卡夫卡丧言杀人实录
- 我们称之为路的,其实不过是彷徨。
- 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
- 生命的徒劳:我们不过是在挖掘一个个洞穴,然后把泥土重新填进去罢了。
- 你是作业,举目不见学生。
- 人们憎恨旧的牢房,请求转入一个新的牢房。在那里人们将开始学会憎恨这新的牢房。
- 神经质的雨,总是落在我的头上。我现在想做什么事,但过了一会儿,又不想做了。
- 我最擅长的事,就是一蹶不振。
- 他们能够这么自信只是因为愚蠢。
- 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
- 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 我们唯一能够逃避的就是逃避本身。
- 我试着整理自己一直以来和朋友的关系,发现这根本是一段枉然的助跑。
- 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 我没有任何面对人生必备的能力,只有人性的软弱。
-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
- 只是散步而已,便让我疲惫到,整整三天几乎做不了任何事。
- 纵使我想努力,也无法努力。
- 有足够的希望,无穷无尽的希望……